赝太子 第182节(3 / 3)
sp;提起谢府,苏子籍还真没反应过来,这京城里姓谢人家不少,光朝堂上,就不止一位谢大人,但提到镇安伯府,苏子籍立刻想通了其中的联系。
&esp;&esp;也不奇怪野道人立刻猜到了是这一家,说起来,镇南伯府与西南,的确有不少渊源。
&esp;&esp;当年谢家家主是西南人出身,跟随太祖起兵,曾经在年轻时平定西南,后来得了伯爵,对西南的局势,镇南伯府未必就毫无触动,不过却这代家主,没有能获得资格去领军平乱。
&esp;&esp;而苏子籍以随员身份去了西南,还立了功,现在镇南伯听闻西南已平,差人送礼过来,不算是毫无缘由。
&esp;&esp;但苏子籍就是觉得这里面未必没有别的原因,正想着时,少年已捧着一个不大的木匣子重新走过来。
&esp;&esp;“苏公子,里面是几本书册,我家主人说,并不算是值钱的东西,只是觉得,苏公子你文武兼备,这样书册送与公子,就如宝剑赠英雄,也不算是辜负了它们,请您务必不要推辞。”
&esp;&esp;说着,就将木匣子双手递上。
&esp;&esp;野道人想先接过来,被苏子籍下意识一个眼神阻止了。
&esp;&esp;苏子籍自己双手接过,并轻轻一按金属机关,啪,木匣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esp;&esp;匣子里面是几本书册,看上去很旧,哪怕能看出拥有者已尽力保存,可那种古旧书籍的味道,还随着匣子一开,从里面散溢出来。
&esp;&esp;只看了一眼,苏子籍心下一动,这是可汲取的手册——实在是有些瞌睡了就遇到了枕头,正盘算着收集一些古册,竟就有人将古册送来?
&esp;&esp;目光落在最上面那一册靛青色封皮上,更一下子就怔住了。
&esp;&esp;“簪花文集?”
&esp;&esp;苏子籍忙将这一册小心翼翼翻开,果然入眼的是极熟悉的前朝大贤孟忠青的字。
&esp;&esp;作为前朝三大贤之一,就算到本朝,县学府学里,也常常有着孟忠青的仿写字帖,让学生练习。
&esp;&esp;苏子籍对这位大贤的字迹,算得上是一见就识了。
&esp;&esp;而这书册的古旧,莫非竟是真迹?
&esp;&esp;苏子籍震惊不已,忙又小心翼翼翻了下面四册,除了两册是《簪花文集》的中下册,还有三大贤中两位文集。
&esp;&esp;徐少良的《听海集》以及张仲庸的《柏溪文集》上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