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esp;&esp;在月渚没完成的认亲,好像得到了延续,杨仲辅忍不住笑着连连道好。许是日光晃眼,他眼角隐约可见细碎的光。
&esp;&esp;“书玉回车上稍候,爹爹有话同你叔父说。”
&esp;&esp;杨书玉点头应是,在转身时却见杨文先也不知何时凑到了谢建章身边,两人低声说着什么。
&esp;&esp;愉悦舒畅的心绪突然冷了下来,她踏凳上车时,鬼使神差地朝宫城的方向看了一会儿。
&esp;&esp;也不知道自己心中的失落从何而起。
&esp;&esp;“我意已决,为官非我所求,更何况如今朝局已然明朗,我留在京都无益。”
&esp;&esp;谢建章远远注视着杨书玉的一举一动,将她的小动作全盘看在眼里,答杨文先的话也一句不落,毫不敷衍。
&esp;&esp;“闻道犹迷,敢为文先,自家父为你起名时我就知道,这世道读书人的文心全然变了。”
&esp;&esp;“文人墨客读书不再为了增长学识,继往圣绝学,而为的是党争夺权,功名利禄,是以‘文先’都成了对晚辈的祝愿和期盼。”
&esp;&esp;“这不是家父想看到的文林,更与老太爷穷极一生掀起的文风相去甚远。”
&esp;&esp;“我自幼追随辅佐王爷,既是听从家父的遗愿,也是存了私心,想为谢府满门讨个公道。如今太后一党式微,我不想被京中风气同化,趁早抽身而退本就是上策,何来的可惜之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