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这也罢了,二皇子从小就聪明、乖巧,很是讨父皇欢心,又是宠妃生的,虽说不是嫡子,可架不住父皇偏疼,明显是想跳过长子,立小的为太子。
大皇子干脆掀桌不干了,这些年在朝中经营的势力不小,他的母家也势大,大皇妃娘家也是大家族,不铤而走险都对不起自家的高配置。
于是发动了宫变,杀了二皇子后,逼迫皇上下旨退位,皇上是被气死的。
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实际上如何,真相不得而知。
大皇子本以为皇位马上到手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了楚渊,因为表面上楚渊只有一点点府兵,也没有任何军中势力。
太意外了,于是大皇子还没等坐上龙椅就被清君侧了,二皇子还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这皇位就落到了楚渊手里。
天家无父子,更何况是兄弟,顾七七可不信楚渊手里有那么多钱后,会一点后手不给自己留。
楚渊顾念着亲娘、亲哥,可不会因为一个侄子枉顾亲哥被气死,皇位旁落。
楚滔能当上皇上,很大原因是他比楚渊大十岁,先皇寿命不长,来不及培养楚渊,两人又是亲兄弟,一切已是最好的安排。
顾七七可不管那些弯弯绕绕的陈年往事,谁当皇帝都不会比楚渊更好了,她跟别人可没交情,现在好了,自己投资的金大腿更粗了,后半生可以继续躺平逍遥了。
明熙帝登基大典,顾七七是没有资格去观礼的。
她也不眼红,炎炎烈日毫无遮挡,还免得受罪呢。
不过不耽误献上贺礼。
这回的贺礼,寓意好。
楚渊收到贺礼也笑了,这礼物好,甜甜的。
原来是‘甜菜’的种子。
前些年还在推广高产粮种,顾七七担心抢占粮食的土地资源,也没有拿出甜菜这种经济作物,这些年,红薯、玉米全面种植,再也没有饿死的百姓了,也是时候让大家吃上糖甜甜嘴儿了。
毕竟这个时空的糖主要源于甘蔗,可甘蔗要在很暖的地方种植,注定数量有限。
古代逃荒的童养媳(33)
楚渊拿着甜菜种子,一时豪情万丈,这大越定会在他手里再次中兴,他要成为千古明君。
陆武的‘七七纺纱机’早就做好了,而且不断的改进,已经很先进了,纺锤的数量不断增加,甚至可以达到100个,效率大幅提升。
名字是陆武坚持的,顾七七也不跟他犟。只不过做好后,顾七七一直没让其现世。
她有自己的考量,如此先进的纺纱机,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
陆武也不恼,又开始编书了,是的,编了一本“大越字典”。
就是根据“新华字典”启发而来的。
小时候,教陆磊认字的时候就萌生了想法,立刻付诸行动,也刚刚完成没多久。
明熙帝无疑是强硬的,也急需立威。
一场大仗,一举收复了草原大片广袤地带。
举国振奋,报纸大书特书,天天头版头条占着热搜。
陆武见此,忙把‘字典’和‘七七纺纱机’献了上去。
这回不再偷偷摸摸的,楚渊大方的赏了陆武。
赐封“新兴”候。取“创新、兴盛”之意。
朝野震惊,什么信号?
明熙朝第一个新封的侯啊!
这是要定基调定了?
到底是因为‘字典’要普及识字,还是因为‘七七纺纱机’要重视格物之道?
无数大臣在揣摩皇上的心思。
世家豪族却恼怒不已,哪样都是来者不善。
其实光这两样是不足以封侯,这里包括了‘推恩令’和‘管仲之法’。
楚渊这是间接封赏七七。
如此这般七七以后出门再也不是见到个人就要行礼的白身了,只是谁也不知道内情罢了。
顾七七倒是没时间多想什么,现在全部注意力都在陆磊身上,14岁了,要考秀才了。
这些年,他都是在辰王府上学。
还是辰王主动开口提的,因为辰王的脑回路有些清奇。
原因是顾七七生产时辰王带着太医来了,虽然还是没见到七七的面,却抱陆磊,还赐了名。
同年,八月、九月、十月,连着三个月,楚渊得了三个儿子。他就迷之自信的认为,这是陆磊带来的好运。
到了孩子开蒙的年龄,就主动把陆磊接过去了一起陪府里三个儿子读书,请的全是大儒,顾七七的人生信条就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在辰王府也不会有危险,又不是皇宫里。
再说她也没有权利拒绝,哪有她say no的份。
就是苦了陆磊,白天学习儒家经典、吟诗、作赋、骑马、射箭,晚上回家还要学数、理、化,可怜的娃。
顾七七也不是后娘,教了陆磊一些现代的学习方法,效果还不错,陆磊没觉得的累,学的都不错,也没近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