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1 / 2)

加入书签

始皇听着顾七七的劝进之语都气笑了。

扶苏却听得一头雾水。

“父皇,儿臣听不懂。”

始皇帝甩甩袖子转身欲上坐。

可还是回复了扶苏的问题。

“听不懂就不要听。”

顾七七看扶苏听罢,又变成一副淡然平静的模样也生气。

这个死后被葬在陕西绥德的秦国大公子还不知道吧?

全靠我。

不然你的坟头草也要发芽了。

可是怎么说得出口啊。

领不到秦国大公子的情了。

绥德是个好地方。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听说缓德的汉子都勇武刚毅。

哇哦!

几个世界了,她好像都没去过绥德。

始皇看顾七七又神游了。

气也消了。

罢了。

不跟自己过不去。

他还有整个天下等着掌舵呢。

将佩剑插上剑鞘,始皇又坐了到了案几后静静审视扶苏。

扶苏是真倔,而且有些痴。

都拔剑了,也不见扶苏求饶、不辩解,一副任君宰割的模样。

始皇突然觉得他不会教育孩子,没一个成才的。

胡亥至死他都没有看清,他真的眼瞎心盲吗?

他有些怀疑起顾七七的建议了。

他真能练出合适的小号吗?

要不把孩子都交给顾七七教育试试?

看顾七七就知道后世的孩子教育得多好。

他相信后来人的智慧,肯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办法,就这么定了。

顾七七还不知道她即将成为大秦幼儿园园长呢。

始皇看着扶苏一副时刻准备英勇就义的模样,疲惫的挥了挥手:“退下吧,明早一起跟朕回咸阳,以后不必去监修长城了。”

“儿臣遵命。”行了一礼,扶苏一言不发就走了。

这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可让顾七七开了眼。

冷暴力啊。

顾七七不知道扶苏就这个性子还是跟始皇有心结,反正扶苏别着一股劲儿的模样。

看着疏离的父子二人,顾七七也没辙呀。

果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历史对刘邦、项羽、张良、韩信、萧何如何评价。”

顾七七给始皇的历史书按编年纪事,内容没全到写下所有,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顾七七知道此刻她手里掌握着许多历史名人的命运。

可她也不能撒谎呀。

她只需客观的评价就好,至于他们的命运说到底还是掌握在始皇手里。

她是个小人物,这些历史责任轮不到她背负。

“其实只要陛下安康,他们没一个敢造反的。刘邦现在还叫刘季,是沛县的亭长,萧何和他算同僚关系。”

“沛县啊!”

顾七七心里一激灵,汉高祖请自求多福啊!

“如今刘季年纪几何。”

顾七七也不知道始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如实回答。

“刘邦只比陛下小三岁。他在历史评价中非常不错,而且他并不算造陛下的反,反而继承了陛下的遗志和政策,不然华夏走向何方还真不好说。”

汉族晚晚晚晚晚辈顾七七,只能帮大佬到此了。

大秦宫女(15)

“哦?说说看。”声音没有丝毫起伏。

“他虽然官职不高,但性格中有很多优点,不然也不会成了大汉之主,像萧何、韩信、张良这些历史精英也不会甘心辅佐于他。”

偷瞄始皇并无异色,顾七七只好硬着头皮继续。

“萧何是良相,样样精通,有大才,更会审时度势,最终也得以善终,从中完全可以窥视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良才了。”

始皇帝不语,却轻轻点了一下右食指。

“如果说萧何是良才,那韩信就是将相,被后世誉为‘兵仙’可窥见其军事才能是如何的出色。

虽然他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在政治上就有些天真了,所以没得到善终。”

始皇有些诧异:“怎么个天真法?”

兵仙呢?

还能天真?

顾七七想了想,还是解释道:“怎么说呢,就是他倚仗着自己的功劳,一直想封王,希望像大周一样能给他封个诸侯王。

按他的功勋和能力来说,完全没问题,关键是刘邦不想实行分封制,这不就产生矛盾了吗?

刘邦的下一代继承人可没能力驾驭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天才,可不就挡路了吗,他不死谁死。”

其实大汉初期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过一段时间。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可即便如此,这个分封制和大周的分封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