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2 / 2)

加入书签

穆摇光接过信纸, 展开一瞧,又翻来覆去端详一番:“这是明镜堂的明镜澄纸。”

“明镜堂?”

“嗯,明镜澄纸是其家独门秘制,整个溟国只此一家,虽不如比你平时用的澄心堂纸,但即使只去采买一刀,也需记录进册。”

既有采买名册,那就好追查了,穆暄玑略作思忖,点头道:“行,我待会去一趟。”

穆摇光道:“要我和你同去么?”

穆暄玑又把公文文书塞到他手里:“不了,你帮我查这些,找找有没有和这张纸上的字迹相仿的。”

穆摇光静默片刻:“……好。”

穆暄玑两手空空一身轻,转头把戚暮山从一群查账的黑骑当中揪出来:“走了。”

“等会。”

戚暮山拿着账本不放,穆暄玑便挨过去看:“哪里有问题?”

“你看这。”戚暮山指了指,“六月初八这天,有一笔与织物楼的开支不大对劲。”

穆暄玑粗略扫了一眼:“怎么不对劲?”

戚暮山噼啪拨响算盘,说:“你看,生绢三千匹,每匹一千三百铢,细锦绸五千匹,每匹四千铢,蝉翼纱一千匹,每匹五千铢,云锦一千两百匹,林罗锦一千匹,虽未写明单价,但参照先前行市来算,再加拉赫七十税一与运钱,统共四千五百一二两。”

他“啪”地停住指尖,点着账本角落:“但这里记的却是七千三百五十八两,多了两千八百两,问题估计就出在云锦和林罗锦上。若对其单匹布价翻一倍,依旧对不上账,如若不是萨雅勒开价开到每匹两万铢,就是这两种布匹中还参杂了其他东西,致使原先布价翻涨一倍多,而这多出来的数目,又与兴运镖局多出来的那部分几乎吻合。”

戚暮山放下账本,看向穆暄玑:“由此断定,与萨雅勒在喀里夫牵头的正是海勒德,而那批丢失的墨石,也正是被海勒德转移了。”

话音落下,堂屋内异常安静,唯留羽毛笔在文书上疾走的沙沙声。抬眼望去,发现众人齐刷刷地看过来,除了狄丽达。

戚暮山感觉她手里的羽毛笔都快要擦出火星子来了。

等到她终于停笔,穆暄玑才开口:“记完了?”

狄丽达道:“都记下了,少主。”

穆暄玑毫不避讳地搂过戚暮山肩膀,说道:“公子,别当什么靖安侯了,来瓦隆当税官吧。”

戚暮山失笑摇头,把账本递给旁边目瞪口呆还在拨弄算盘的黑骑,转移话题道,“你刚刚说要去哪儿来着?”

穆暄玑遂搂着他往外去:“明镜堂。”

“那走吧。”

穆摇光目送两人离去,不禁轻叹一声,嘴角微动,随后继续低头翻查公文,一手拿着玉笺比对。

明镜澄纸几经转手,又被反复折叠,却仍毫无磨损,崭新依旧。

-

城主府官员从前门进来,为了不引人注目,穆暄玑带着戚暮山去到后门。

后门已备好马车,几名摇光军正等候在车旁。

其中一位与穆摇光身形相当、额间绑着头巾的男子朝穆暄玑行礼:“见过少主,末将苏赫奉摇光将军之命,任听少主差遣。”

穆暄玑略一点头:“有劳。”

苏赫退开一步,没管戚暮山为何也在这,摊手指向马车:“少主请吧。”

两人在狭窄的车厢内挨着彼此坐下。

等到马车启程,穆暄玑还穷追不舍道:“我说真的,你真不考虑考虑?”

“考虑什么?我在万平公务清闲,每月能领八十贯的俸禄、五十石的禄米,这还不算那些杂七杂八的添支,日子过得蛮好的。”

“瓦隆最低俸禄都有七十贯。”穆暄玑伸出两根手指,认真道,“黑骑的副官们每月能有一百二十贯,添支另算。”

戚暮山握住那两根手指,轻轻弯折:“你们这行市高,俸禄自然要高。而且我侯府还有几十号人呢,董叔今年都五十二了,身边也没个伴儿。”

穆暄玑道:“那把董叔也接过来。”

“阿古拉,别闹了。”戚暮山微叹道,“我是昭帝亲封的靖安侯,自封爵时起,就是为昭帝鞍前马下的,除非哪天陛下看我不顺眼想贬黜我了,不然,不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