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1336(1 / 2)

加入书签

对此,王逸自然不会拒绝:“没问题,这次来魔都,我在这边多呆几天。”

“那太好了!”宋思凝满心欢喜。

王逸却有了其他想法:“思凝,你说我们研发一张智能床,可以按摩,也可以智能升降。”

“检测到用户打鼾,也会智能地把头部抬升15度,无需叫醒用户,便可以改善睡眠。当然,为了不影响另一半,还可以推出分区版。两边独立调整。你觉得咋样?”

宋思凝竖起大拇指:“这很好,非常好。带按摩,可以轻松释压,缓解一天的疲惫。”

“带自动止鼾,还有分区,改善睡眠。”

“能升降,更方便卧室追剧,看书,还方便做坏事!”

“???”王逸怔住了:“思凝,你变了!”

曾经动不动就脸红的小姐姐,现在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开车了啊!

“才没有!”宋思凝连忙歪过头去。

“不过你说得对,带智能升降的床,的确方便做坏事。”王逸笑说:

“合适的高度,能够拥有更完美的体验。智能升降高度,也能解锁更多姿态。”

“不错,这是星逸智能床的隐藏卖点!”

“安排!”

宋思凝竖起大拇指:“厉害,做个坏事就能整出一个伟大的新品。”

“你在夸奖你自己?”王逸笑说。

“才没有!”宋思凝再度歪过头去,绝对不承认这事。

随后的几天,王逸一直在魔都。

不仅视察了星逸汽车总部,还去了位于魔都的星逸1、2晶圆厂,1、2封测厂。

值得一提的是,星逸2晶圆厂发展迅速。

一期厂房去年十一月份投产以来,已经成为鲲鹏906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二期厂房如今也已经建成,正在安装、调试生产线。

不过不同的是,二期厂房的生产线,不是鲲鹏906的生产线,而是下一代旗舰芯片鲲鹏910的生产线。

前段时间鲲鹏910进行了首次流片,一次性成功,只是良品率不高,只有70。

不过首次流片就有70的良品率,已经算是很不错。

按照这样的势头下去,下个月再流片时,良品率就能超过80!

6月份良品率超过90,7月份正式量产,都没有任何问题。

而魔都2晶圆厂二期厂房,恰好是7月份投产,正好用于生产鲲鹏910!

此外,位于帝都的b2晶圆厂二期厂房,进度更快一些,预计6月份就能投产,也将用于生产鲲鹏910!

两个二期厂房,都是月产能5万片,加起来就是月产能10万片晶圆,月产约6000万颗鲲鹏910 c和鲲鹏910c芯片!

这么高的产量,不仅星逸科技自用足够,还可以大量卖给友商。

可以说,到下半年,星逸半导体的产能将变得非常殷实,总月产能高达30万片晶圆,月产约18亿颗芯片,年产216亿颗芯片。

除了少数是40纳米产线,其他的全都是先进的28纳米产线。

可以说,星逸半导体将彻底告别产能不足的时代。

相反,产能变得异常充足。

不仅生产大量自研28纳米芯片,完全满足自用和出售给友商,还给华为代工了一系列28纳米的麒麟芯片。

从麒麟910到920,925……应有尽有!

对此,王逸都满心欢喜。

不容易啊。

28纳米产能如此充足,真的不容易。

同样,魔都f2封测厂也投产了,封测能力大大提高。

如此一来,魔都直接实现了芯片生产+芯片封测!

使得魔都的半导体产业都飞速发展,及大地摆脱了对外依赖。

不过这依旧只是开始,基础材料的战略安全没有实现,还是很容易被卡脖子。

于是,最后的两天,王逸来到魔都硅片厂。

经过两年的研发,12英寸的大硅片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

目前为止,已经可以生产高端芯片用的大硅片,只是品质不如一线巨头。

但只要再打磨一段时间,进一步提升,星逸科技自研的大硅片技术便将追赶国际一流。

而帝都、魔都的硅片厂,也都进展迅速,很快就可以正式投用。

可以说,这是一个丰收的年!

两年前投资的那些大项目,很多都在今年下半年,实现收获!

看着硅片厂一道道忙碌的人影,王逸很是欣慰。

只要解决了大硅片问题,实现大硅片自研自产,星逸半导体的战略安全将会变得更加完善。

离开硅片厂,回到宋思凝家,王逸很是兴奋:

“硅片自研自产即将实现,此次魔都之行,我收获满满,可以安心回帝都了。”

“那估计让你失望了,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